昨完放下电话,我又一次感觉到胸口一阵说不出来的憋闷,这种憋闷仿佛要将我生吞活剥一般。我又拿起电话,想找个人倾诉,可是一时间又不知道该找谁,就这样循环往复了几次,我再也支撑不住,“蹭”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抄起手边的茶杯,重重的向地上摔去。沉重的心情在玻璃杯碎成一地的瞬间仿佛透了一丝气,但是这种轻松感稍纵即逝,很快,我就又陷入到相同的沉重中,甚至这种沉重里又多了一份落寞。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和老家里的亲戚通过电话后出现这种压抑感了。自从大学以后,这种莫名其妙的指责,就会经常上演。而矛盾的起因无外乎一些非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么是今天打电话没喊称谓了,要么是回家很久没去拜访,见面也不打个招呼了等等,总让人有一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感觉。即使我小心翼翼的每天按时“请安”,也会落得个讲话过于木讷不够好听,这么多年书都白读了的牢骚。让人感觉又古板又莫名其妙,我也无数次跟母亲反映过这个情况,跟母亲讲我是个很粗心的人,平时工作学习又特别忙,人际交往这块考虑不到那么全面,这样今天挑个错明天挑个错,什么时候是个头,我又不是大户人家的丫鬟,天天得看人脸色行事,再说了,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还有这么多的封建礼仪。然而母亲总是搪塞我说,“他是你舅舅(也可能是个别的什么亲戚),你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小时候没有人帮忙带你,要不是他们帮忙,妈妈都没有办法出去工作赚钱养你。”

对于幼年的事情,我多少是有一些记忆的。小的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安于一份小小的活计不思进取,拿着微薄的收入,却经常喜欢参加酒席宴请,动辄就把整月的收入都当了份子钱全随出去,又喜欢喝酒,家里的大小开支都由母亲的收入维持。外婆心疼母亲又要带娃又要赚钱养家,于是就把我接到她家抚养。刚参加工作的小舅舅当时很是疼爱我,经常给我带各种零食水果,但也不怎么能经常见面,童年的光景中,其实与小舅舅的互动也并不频繁,但不可否认的是每次见到小舅舅,我都非常开心且心存感激。

但这种欢乐的日子随着我长大而逐渐结束。读书的时候我的成绩很好,在当地小有名气很多小朋友的家长主动找到我想要我帮忙辅导功课,虽然不是很愿意,但我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还是答应了几个和父母关系较好的叔叔阿姨,义务帮助这些小朋友们辅导功课,这其中就有舅舅家的小朋友。带这些小朋友的时候,我非常认真负责,给每个小朋友都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尤其是舅舅家的小朋友。第一个学期末,每一个小朋友都收获了或多或少的进步,舅舅家的小朋友甚至一跃考到了班级第二名,家长们和孩子们都很开心,很多家长都或多或少的表达了对我的感谢,但是舅舅那边完全没有,逢人便夸是自己家小朋友聪明肯学,虽然是义务辅导,本就不图回报,但是想起当时舅舅只说了一番“你是他姐姐,能给别人辅导,怎么就不能给自家人辅导,你小时候没人管你的时候,我们可都是看着你长大的。”就把自家孩子塞到了我家里时,还是有一点心塞。但想到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妹妹,无论怎样,还是希望大家都能有一个好前程,只是失落了一阵子便继续全心全意的给小朋友们辅导功课。

第二个学期,由于小朋友们在上一个学期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进步,大家年龄尚小,突然接受大量的赞扬鼓励,难免出现有些骄傲的情绪,学期一开始我就感觉到至少有一半的小朋友学习很浮躁,于是我及时跟小朋友的家长们沟通,绝大多数都得到了认可,可是舅舅依然沉浸在自家孩子天资聪颖的论断中难以自拔,沟通效率很低。而此时舅舅家的孩子也对我的耳提面命变得非常不耐烦。很自然的在当月摸底考试中退步很多,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舅舅一家拿着成绩过来质问我,为什么没有用心给他的小孩辅导功课,为什么别的小孩都进步了但是自家孩子却退步了。几天后,我无意间听到舅舅与其他人的谈话,言语间无不指责我不够负责,心肠坏,为了赚钱故意把好资源都给其他孩子,自己的弟弟妹妹却不管不顾,没有良心。“轰”,我顿时觉得五雷轰顶,心中好像压了块大石头,颇有一种万千辛苦付之东流的感觉。自那天开始,我对舅舅的态度,和舅舅对我的态度,似乎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学之后,这种不适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每次回家的时候。

舅舅的事业风生水起,地位越来越高,走路也比以前更威风了。每次回家,舅舅都会问我目前的情况,以后的职业规划等等。听到我的答案后,每次几乎都是同样的回应,他每次都说,读那么多年书,才能赚这么点,连句话都说不利索,你是学傻了吧,你看我现在还能怎样怎样,你要去做什么什么才有出路。似乎得到我殷羡的答案才能满足他的对话,此次如此,我越来越烦躁,越来越不想与他交流,因为我无论怎样交流,总能被他鸡蛋里挑骨头式的“关爱一番”,这让我感到既虚伪又难受。我有我自己的规划,为什么要被其他的人以“关爱”的噱头每每问候。我不再想见他,也不再想与他说话。但几周后又会听到母亲讲,“你最近都没有去给舅舅打招呼,你下次见到他要主动问好,不然人家会说你无情无义,毕竟是打小的情谊,你要记得我们最难的时候,是谁帮了我们。”

这样的畸形亲情让我感到异常疲惫,我越来越感觉感觉到自己的扭曲和恶心。一方面要曲意逢迎,一方面又要压制自己心里的不适。我感到曾经温暖的点滴也在一点点消融,曾经欢快的日子就像舅舅用来邀功谈判的筹码,再次从舅舅口中听到的时候,我甚至会感到厌恶。曾经温存的亲情,此刻却像绳索一样绑的人透不过气来。我知道,我并不是唯一一个遭到亲情捆绑的人,曾经的“为你好”,而今已化作PUA。和别人能够脱口而出的“关你屁事”,在亲人这里却如鲠在喉。每当路过邻居家门口听到邻居阿姨对着小朋友喊出类似于为了你,我如何如何,你不怎样怎样做,如何对得起我。我总会替这个小朋友感到一阵悲哀和凉薄,不知道这个小孩子长大后会不会面对和我一样的困扰和压迫;每当听到有年纪稍长的人以我是你的某某自居,训诫小辈,希望小辈无条件顺从的时候,我也同样会替身处同样环境的同龄人感到难过,因为他们也正像我一样,在心底里做着无声的斗争。我的故事,只是千万星点的一隅。家长们,难道你们辛苦培育的后代,就是为了让他们变成听话的机器吗?难道你们愿意看到一路陪伴成长的孩子们逐渐变成封建伦理的行尸走肉吗?难道你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就如此脆弱,非要倚老卖老才能够维持吗?我希望,也呼吁更多的家长,能够觉醒过来,松开手中亲情的枷锁,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不干预,不利用,不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