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共情能力”这个词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单说这个词,有部分人会比较陌生,并没有去了解。简单的来说,它是一种能设身处地的感知他人处境,或者能够融入到他人的情感中,从而感知和体会到他人情感的一种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这种能力越来越重要,因为人是群居动物,情感交流也是人际邻里的粘合剂,这种情绪感知能够让我们在和其他人交谈时,可以很快的感同身受,更好的交流下去,从而达到双方交谈愉快的效果。

共情能力和泪失禁体质在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以前并不知道有这个概念的时候,我会很想压抑自己的这些自然反应,记得08年北京奥运会,在电视上看开幕式的时候,身边父母或者其他亲人都只是觉得很震撼,为祖国的强大而开心,而我却是捏紧了拳头控制自己夺眶而出的眼泪,憋的脸通红,大家都不明所以的看着我,自己想解释又却又不知道如何去解释。通过屏幕我可以感知现场磅礴的气势,也能感受到在屏幕那头现场观看者激动的心情,我好像很轻而易举的就能理解他们。

看到网上有说过一段话:“有共情能力的人,三观很正,可以很快的接纳和理解很多不同的价值观,包容性非常强。“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会成为人们口中的老好人,会成为别人倾诉的对象,给人一种这个人好像能体会到我的痛苦,可以与我思维一体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你们有想过自己生活会不会累吗?接纳了那么多人的情绪,那你自己的情绪呢?那么容易去理解包容别人,那你分的清楚,你的情绪到底是别人情绪的反映还是自身的情绪?

我后来细细的想过,如果不给自己的情绪和他人的情绪划清界限,那么你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堆情绪中。适当的感同身受,适当的替他人着想,慢慢的区分开这些不属于你的情绪,不要让别人的情绪去消耗你的身体,这样的共情能力才是大家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