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大学校园里,听着老调歌曲,阳光很轻,时光很旧,风轻轻吹过,带着我的思绪飘向远方……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工科女啊,在一所普普通通的学校里,一面在人前表现的特立独行,有点高冷有点孤傲;一面呢,又有放不下的小情结,怀念着过去,总希望自己能有时间漫不经心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捧一杯暖暖的甜甜的草莓味的牛奶,伴随着午后的暖阳,漫无目的的望着窗外,看在草坪上无忧无虑嬉闹的孩子,和两三老友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过去发生的事情……
这一段文字出现在2017年的我的手机便签里,内心深处一直希望自己可以记录一些当下的忽然涌上来的心情或感受,我不算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我宁愿称自己为一个细心观察的人,往大了说叫做,心系众生万物,哈哈哈……我觉得自己是独特的:内心坚定、善恶分明、性子有点直、眼睛里容不下沙子、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太喜欢一大帮人社交等等……一下子词穷到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可能是我本身就比较多变吧,不同的场合下、不同的身份里、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状态下,我很难用几个词语概括我自己。如果你对我感兴趣,希望你和我做朋友☺。
最近听到一首歌,间接的了解到一位诗人,名字叫做西尔维亚·普拉斯,是一位美国自白派的诗人代表。艺术家身上总是有一种神秘的气质。有人说,从远处看他们的生平和经历,如同烟花般绚丽夺目、缤纷斑斓;但让他们的作品极具个人魅力的恰巧是他们的精神元素,他们的精神中所具有的普通人不具备的素质。比如:疯狂、极度的忧郁或痛苦、不能控制的激情、幽闭或狂躁等等。因此,像大多数艺术家那样,这位诗人的人生车轮只滚动了31年。我在百度百科上读这些介绍时,通过走心的阅读了解她的生平经历后,我竟然能够理解那些描述她的字眼,是的,那些字眼可能沉重、阴暗、抑郁……我却觉得每个人身上都可以有这些气质,或多或少,那么多种排列组合在一起,有那么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只有那些善于社交的、外向的、抛的梗一个接一个的才会更容易成为大家讨论话题的中心,为什么会那么理所当然的不在意其他人的感受……所以其他的可能性就是不受欢迎,不被认可的吗?当然不是这样,往小了说,存在即合理;往大了说,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我允许自己参加无谓的社交,允许自己说话冷场,允许自己不那么巧舌如簧。但我不允许自己不踏踏实实的为了自己活着,不允许自己时刻担心刚刚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话,不允许自己因为一句话一件小事影响了一天的心情。既然说了,存在即合理,那些语言发生,那些令自己尴尬的场景发生,都是合理的,不用纠结,莞尔一笑就忘记了。自己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自己,还是那个考研失败依然拥有雄心壮志的自己。
有时候觉得自己这样那样不太好,想着以后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一定要给大家树立一个怎样怎样的形象,也羡慕有些人能够在公众场合大大方方说出自己的诉求,也想着尝试改变自己,可自己有时候都不了解自己,最后怕看文章的你,好不容易看到这里却心生疲倦,草草得出一个自己尚且满意的答案:关于认识自己,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会继续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偶尔安静下来,写一写,如果你能恰巧看到,该是多么机缘巧合呀,谢谢你,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