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会容易竭斯底里呢?

为什么有的人遇到事情会瞬间陷入负面的思考呢?

为什么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呢,有的人勇敢面对,而有的人却选择逃避呢?

这一切的一切,有没有想过,你的性格、做事标准,行为方式很多都跟你的原生家庭有关,如果你讨厌一个这样的自己,想有所改变,想要变强大,就要从自己的原生家庭里找原因。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毕业之后,踏入社会,在社会上跌跌撞撞了几年之后,经历过被赞许,被排斥,被奚落各种打压之后,饱受风霜,讨厌过这个社会,厌离过这个社会,但是不得不又擦干眼泪,带着面具笑脸,继续前行。

一番又一番的磨练折腾之后,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我会是这样的一个自己呢,软弱,逃避,总为自己找借口,依赖性强……

然后陷入深层的思考中,童年成长过程很多事情在脑海中翻滚……

宝宝,不要哭闹,是别人不对,自己没有错……

宝宝,碗不要洗了,弄脏手……

宝宝,这样不对,要这样才对……

宝宝……

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清平乐》,这部剧有一个人物,仁宗的女儿徽柔公主,一个从小长在深宫里的受尽万千宠爱的公主,被父亲捧在手掌心,荣华富贵各种荣耀唾手可得,父亲为了她的下半生,却把她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男人,这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开始,一个自小周围一切都顺着自己意的公主,面对一丝不合自己心意的就运用公主的权力去摆平一切,这样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她一步步的走向万劫不复之地,最后,精神失常,下场令人唏嘘。

再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这样,自小被父母捧在手心的人,长大了面对社会,是不是一丝委屈也受不了。

而缺爱的人,长大匆匆的找了一个并不适合的对象来抱团取暖,然后后悔了,在吵架中过完一生。

视钱财如命根的是不是自小就很穷,怕了,长大拼命把钱当做安全感的来源。

横不讲理的人自小在家里是小皇帝,个个都让着他。

原生家庭就是每个人性格的塑造者。

除此之外,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环境,所形成的一套标准也是全然不同的。

每个人都以自己所接受到的知见、规则是对的。久而久之,就会以自己圈子里所通行的“标准”作为自己的人生标准,心中有一把自己的称,即使这把称不一定是对的,只是每个家庭每个人生活的圈子所需要的,这样就形成了每个人只会拿自己心中的这把称来衡量一切,衡量这个社会的是与非,善于恶。

于是有了各种各样的不同见解。顺了自己心意的就高兴,不顺的,就觉得这个世界亏欠了自己。但是,这个社会不会一切都顺乎自己心意的,于是在心里就有了一个落差,要么觉得自己被伤害了,要么受了委屈,其实大家都没有错,只是,大家生长环境不同所造成的看法不同。

就这样一直探究索源之后,清楚造成这一切的原因后,我开始改变自己,开始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理解别人,他们的难处,委屈,是什么原因造成他们或暴躁或冷漠的性格,然后,生气的不再生气,伤害过自己的也试图去谅解,觉得他们也是可怜人,慢慢的,自己再没有那么容易生别人气,没有再为了一些小事情而感觉全世界亏欠了自己,笑容也渐渐绽放,人缘也越来越好了,生活也越来越顺了。

我分享我的心理改变历程,就是为了告诉一些人,性格决定命运,要想活得更好,就要剖析这个自己,看清楚自己的性格缺陷,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强者。其次,要打开心量,不要只看自己如何如何受委屈,尝试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不要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你觉得不对,是你自己的成长环境带给你认知,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这样,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挺美好的,至少你不再自怨自艾,是吧。这个世界没有亏待过你,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温柔善待的。

从今天就开始改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