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合适和爱情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我们热衷于歌颂坎坷的爱情,仿佛只有原本不合适的两个人,不断的磨合,才能证明爱情的存在。我们将合适的感情视为非爱情的范畴,归为妥协。随着谈论越来越多的女权主义,甚至女性主义,更多女生对“合适”嗤之以鼻,想要追求心中独一无二的纯粹的爱情,并将其视为女性的权利,彰显新时代女性的地位。

曾经,我也纠结于合适与爱情的选择。经历过后,随着时间的沉淀,我恍然明白合适与爱情并不是非此即彼。如果有人问如何在合适与爱情之间做选择,那本身难道不是一个伪命题吗?歌曲里唱的都是为了一个人放弃所有最后拥有爱情,我只觉得可笑,为什么一定要放弃所有呢,好的爱情不应该是势均力敌吗?好的爱情只会让你更充盈而非放弃什么!

他是和我完全相反类型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我是他心目中想要成为却没有实现的样子,而他是我觉得和我互补的样子。起初,我没有认真考虑是否合适,冲昏了头脑只觉得心动就是爱情。我们之间的不合适在相处中的点滴体现出来,频频产生产生矛盾,但是眼睛的滤镜自动过滤掉了。

学校社团,他被调到我的部门,和我一同任部长,我们这样认识的。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您好”!我只觉得这个男生很礼貌,其实他的社会气息从这时就显现出来了。一同处理社团事务,两人相处的时间很多,聊天的时候他会讲他的爸爸,他的爷爷,他对未来的规划。我当时只觉得这个男生是有计划有理想的,并没有意识到他只会一味的诉说,没有意识到他的大男子主义。我喜欢干净上进的男生,他展现在我面前的样子正是我理想中的样子,我什么都能接受。后来,我们正式谈恋爱了,我才知道他是专科。我本身并不介意这个问题,但这成了我们关系破裂的导火索。

我那时候计划考研,经常去图书馆,他很讨厌去图书馆,但是谈恋爱初期他会陪我一起去,那是我觉得最好的时光。他的家人、亲戚、喜好我都有所了解,因为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大都是他在说他的家庭或者喜好。因为他喜欢,我们一起去看漫威,我学着打王者荣耀,玩第五人格。慢慢相处下来,我发现他当初吸引我的样子并不是他真实的样子,他的确有计划有理想,但从没有行动,只是说说而已。他要报考二级建造师证,我便督促他和我一同去图书馆,从来没有想过这会成为他心里的疙瘩。

在学校里两个人的不合适不会轻易显示出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家都不去计较,问题便留在那,成了日后的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天,我们去吃胖哥俩的蟹肉煲,那是第二次去了,只有我们两个人,坐下后他对我说,“我其实并不想吃,我已经吃了很多次了,我是带你来的。”中途他去买了两杯奶茶,我觉得20多一杯奶茶比学校贵多了,我们都是学生,我随口说商圈的东西比学校贵好多。他就生气了,后来他教育我,在外面不能这样,会被人看不起。我不明白,只有我们两人,没有朋友和我们一起,我正常音量的说话,也并不会引起其他客人的关注。这件事就这样不欢而散了。我喜欢看书,而且是纸质书,经常买书就经常拿快递。他跟我一起拿快递拿多了,有一天问我,“你为什么买这么多书呀,是老师让你买的吗?”我回答他不是,他立刻反问我,老师没有要求买书,我为什么买这多书。我当时争辩了几句,他马上就附和我,表示认同,我以为他是改变看法真的认同了。后来,才知道人的想法不会那么轻易改变。从一开始的点点滴滴就向我证明了我们的不合适,只是我觉得无关紧要,或者心里觉得会有所改变。

我们之间的矛盾在他毕业以后慢慢加剧。他的爸爸是做生意的,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文凭,远离家乡,独自一人打拼,现在算是小有成就。他的妈妈没有家庭地位,工资全部交给他的爸爸。我的爸爸妈妈是普通的上班族,我妈妈也没有什么文凭,爸爸是大专毕业的,他们重视我的教育。原生家庭的不同注定我们是不合适的。他爸爸跟他说的话,或者旁人说的话,他全都认真记下来,只有我说的话,他打马虎表面附和认同。为了督促他考取二级建造师证,我告诉他以前那个年代大家都没有什么学历,现在学历都不算什么了,现在不比以前。他却说,建管专业上工地,戴安全帽,会脱发,吃喝用水都不干净,他想做生意。

他把他爸爸的话奉为圣旨,毕业后去了他爸爸所在的城市。那时我们还没有分开,有一天他主动跟我说,他跟一个女同事去看了电影,他告诉我那个女同事很早便出来工作了,父母务农,她便没有读书出来赚钱,不仅不向家里要生活费,还可以补贴家里。剧情发展应该是我因为他和女同事去看电影而生气,事实却是这一点被他忽略了,他开始数落我,大学还向家里要生活费,说我是个只会读书的垃圾。不要因为自己的学历,瞧不起别人。

我因此陷入了自我怀疑,最初我知道我们是不同类型的两个人,我觉得他身上有我所没有的,他也觉得我是他想要成为的样子。即使我们有很多不同,但相互尊重是基础。他却从来没有发自内心尊重我、认同我。相处中的点点滴滴,不合适产生的矛盾,不是语言可以描写出来的。现在笑着回望过去的那段经历,当时却是真切的难过。

我问自己真的懂爱情吗?其实我不懂。人的性格、三观是不会轻易改变的,除非遇到了什么重大事项或者主动改变。我曾经深信没有合适的两个人,只有不断磨合的两个人。其实这句话没有说完,不合适的两个人,不断磨合,总有一方是最初让步的,如果你能接受他最坏最差的一面,那也可以。但是对于我,我不能接受。校园里,为了脱单而脱单,那并不是爱情,那是玩伴。没有互相了解就开始的爱情是对双方的不负责任。

合适与爱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项选择题,相反,我觉得合适才能产生真正的爱情,才能心灵相通。不合适而捆绑在一起的人,才是妥协。我依然希望着,能够遇到合适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