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性侵14岁养女的恶劣事件在互联网上持续发酵。昨夜我睡下,一想到在苦难深渊里挣扎数年的受害者;一想到侵害者借助钱权官僚勾结,立案又撤案;一想到小女孩重度抑郁多次自杀,眼泪忍不住簌簌落下。同为女性,我的14岁正是最美好最青涩的初中时代,老师关爱同学友好,家庭普通却平静而幸福。我相信大多数人的青少年时光都明亮温暖,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爱能战胜邪恶,但是社会上时而出现的性质恶劣的新闻令人痛心、悲愤,我却又无能为力。
我明白鲁迅为何要毅然决然地弃医从文了,民众的精神疾病远远比生理疾病重要得多。
我们看看这个事件里的施暴者——鲍毓明的身份。天津大学与美国桥港大学双硕士学位;具有中国与美国出庭律师资格;杰瑞集团副总裁;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为教育部认证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在这件性侵新闻没有得到公开之前,这些响当当的名头对应的不应该是一位温润如玉、虚怀若谷的谦谦君子吗?如此高学识高地位的海外留学人才,到底是何种心理扭曲和精神残废才会做出如此丧尽天良、漠视法律、道德败坏的行为?
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街头调研:一位衣衫褴褛、年过花甲的流浪汉正在马路边吃着他的午餐馒头,调查者走过去问老先生,因为自己手机没电可不可以给他一块钱打电话,老先生毫不犹豫地摸索自己的上衣口袋,翻了好几层上衣外套拿出一块零钱给调查者;后来调查者说自己还没吃饭,老先生又分享了自己一半的午餐——一个馒头。视频看到这里,我深受感动。一位一无所有的流浪汉尚且能够尽他所能帮助别人,这份善良就已经超过某些西装革履的衣冠禽兽!
“最邪恶的掠食者,是假扮成保护者的捕食者。”对于一位深喑法律的高知,我感到不解、气愤,甚至感到恐惧。知识不能代表一切,钱权不能一手遮天,只有内心的善良和正义才是人间至美。
可这世间又有多少人奉善良与正义为人生信条呢?
新闻里披露的山东烟台派出所与南京警方的音频对话,令我感到心寒。烟台派出所某些民警的不作为、推诿责任,逼得南京警方怒气发问:“你们是不是派出所?!”南京警察公事上的询问,都得不到好的结果,可想而知作为受害者的小女孩经历过多少折磨。我几乎可以想象到,她极尽一生的勇气来对抗黑暗。每一次报警、接触警方,都是在揭自己的伤疤,都是在重回那一段令人发怵的噩梦。她把希望一举寄托于为人民服务的警察叔叔,把她的明天她的生命交托给公正无私的警察叔叔,把她千疮百孔的心灵和对这个世界的期待托付给警察叔叔。可她的向死而生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绝望。
作为一个视角清晰的局外者,我想问问那些不作为、包庇罪犯的警察同志,你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对得起身上的那身警服胸前那个金闪闪的警徽吗?对得起成为警察时义正言辞的宣誓吗?对得起人民吗?你们对得起“警察”这个光辉伟大的称呼吗?
当小女孩满怀期待的第一次勇敢求助时,哪怕有一个知情警察拉她一把,不顾一切地为她发声,可能还可以及时止损保护她免受更多的伤害。可是并没有人向她伸出援手,希望之光从未透过黑暗。
音频里有一句话令人发指,“别老是强暴强暴的,我们不管,好不好”。在希特勒执政的那个年代,他下令建造集中营对犹太人进行屠杀。那些建造者、搬运者,成千上万人参与了这场杀人不见血的种族毁灭。后人尚且可以说因为参与者跳脱不出当时封闭的大环境,加上思想上的强行洗脑,所以为他们开脱平庸之恶的罪名。可今天呢?这是一个光明的法治社会,一句“我们不管”就可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吗?你们的平庸之恶绝对不会得到任何人的原谅!
在这个大大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在扮演者各种各样的角色。有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的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有的是奉献于中国制造的普通工人;我们有伟大的人民领袖,有知识渊博的科学家,有技术高超的工程师,有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军人,有公正无私的法官,等等等等。当然,我们还有保护人民切身利益的警察。学生学习工人工作,忠于职守是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保持正常运转的原动力。而所有所有人民内心的善良与正义、勇敢与真诚,才是点亮社会的火把,才得以换来明亮温暖、富强和谐的大国。
这个世界还会好吗?
会的,会好的。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善良与正义,要为受害者发声,我们要保持勇敢,不惧怕恶势力,我们要让自己发光发热。我们要相信:哪怕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