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自己吗?
从一个普通家庭里出来的孩子是不是就注定要经历生活的各种挑战后才能在这个社会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呢!前几天我在抖音上无意间刷到一小姐姐的作品,她说:“那些被富养长大的孩子身上散发出来阳光、自信可能是一个被穷养长大的孩子一生都羡慕不来的。”我能很清晰的感受到这位小姐姐内心深处的自卑感,这种自卑感阻止了多少人想要前进的脚步。
曹文轩长篇小说《草房子》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而我恰恰是后者那个不幸的人。
我能很肯定地说自卑的人多半是不幸福的,但是要相信这种不幸不是永久的,它取决于你的心态、你的努力、你怎样去看待它。
记得刚上小学时,老师快速的在黑板上写着要教授给我们的知识,同学们也拿起笔写的津津有味,而我却不知所措的盯着眼前这块发光的长方体。我很疑惑为什么我什么都看不见,心里的恐慌使我不敢直视老师,即使只是一个轮廓。放学后,等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地跑出教室后,我默默的试探着眼前这块黑板,第五排、第四排、第三排,到了第二排我好像隐约的看到了字的轮廓,但依旧看不清写的是什么,于是又静静的走到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此时我离黑板只有一米的距离,我终于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雪白的汉字,但不知道心里是开心还是难过。
一向内向的我选择把这件事情藏在心底,第二天若无其事的走进了教室,就这样日复一日,我终于在班级里被列入差等生,而我的同桌则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他的爷爷就是我们的班主任。我的自卑大概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没过多久,爸爸把我们一家人都接到了北京,我也开始在北京一所很普通的学校读起了小学。我依旧很内向,或者是自卑,依旧很害怕被老师突然叫起回答问题,因为我根本看不清黑板上写的是什么!也很害怕在公共场合说话,尤其是有人注视的时候。直到学校的一次体检,医生告诉我说:“孩子,你的视力有些问题,回家之后让妈妈带你去看医生。”可是我回家后得到的却是妈妈的怒斥:“什么去看医生,小小年纪眼睛怎么可能近视呢!那些医生都是骗人的,他们就是想让你们去他们医院看病,然后赚钱。”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妈妈的思维有些荒谬,可能这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吧。
经历了这件事情之后我好像更加自卑,因为父母的教育方式多半是怒斥,即便是担心也是以指责的语气告诉我你不能这样。一年一次的体检,我重复的听着医生对我说的建议,却没有重复的告诉妈妈我的想法,因为我害怕,妈妈再次发脾气指责我。
不知不觉我上了六年级,班里来了一个新的班主任。她和蔼可亲、待人真诚、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你吃早饭没啊?来自班主任的问候。我静静的坐在那里不知所措的回答到:“吃吃了。”老师微笑着从包里拿出了一个番茄放入我的手中说:“吃吧!”窗外的暖阳照在我的课桌上,心里也是暖暖的。
这件事情在我心里迟迟不能忘怀,我下定决心要做一名好学生,虽然看不清,但我可以听清楚老师说的每一个字,快速在纸上写出来。就这样一直坚持着我所坚持的,最后也从班里的差等生成为了优等生。那位天使般的老师至今是我不能忘怀的恩人。
现在的我已步入大学,我依旧相信不幸不会是永久的。高考前我陪朋友去配眼镜时顺便也让医生看了下我的眼睛,医生说:“我的眼睛是弱势,不是近视,是由于刚出生时眼睛接触的光线不足。没有发育完全。如果在十岁之前做视力恢复是可以痊愈的,但现在是没有办法恢复了。”听到这里你们可能认为我是不幸的,但我已经习惯了这看上去不太清楚的世界。
要相信世界上没有真正的不幸,上帝是公平的,即便我是那个用一生治愈童年的人。坚持所坚持的,收获该收获的。我依然有梦只是把它放在了心底,不需要世界欣赏你的美,但自己要欣赏自己的美。
不抱怨身边的环境,优不优秀完全取决于自己,不想太多,只要能把当下的每一件事都认真做好,我相信在面对一些未知的事情时也可以从容面对。时刻警醒自己:成功了,不骄傲自满;失败了,不灰心丧气;光明时不自夸,黑暗时不痛苦;顺境时不忘痛苦,逆境时淡定自若;在高位时不张狂,在下层时不抱怨;顺风顺水、春风得意时,能够居安思危;倒霉背运时、屡战屡败时,也能够欢笑开怀。这就是学会爱自己最好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