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婆媳是天敌,很难相处得特别融洽,也很难把她当亲妈,把你当亲女儿。而婆媳在没孩子前接触时间还是比较少的,唯独是生了孩子后,才开始了两家人家的频繁接触,这关键人物就是孩子,妈妈,婆婆。

一般婚后妈妈和婆婆可以不用管你们夫妻俩,你们有着自己的二人世界,而有了孩子之后一切便开始大不一样。你可以把孩子当成一个合伙企业,每个人都有股份,你和老公属于直接持股,双方家里属于间接持股,一旦每个人的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先不说利益的摩擦,起码会产生很多理念碰撞。我们两家人家对于带孩子的风格上区别天各不一。

我婆婆是个极其谨慎的人,谨慎到每个细枝末节。比如带孩子按个电梯,马上阻止我,1这个数字很多人按的不行!比如我穿的衣服袖口有纽扣,婆婆马上会说要当心啊不要磕到孩子的头!坐摇摇马时,婆婆会说当心没长好骨架,把身体摇坏了。鉴于如此得小心翼翼,我便决定长期带孩子住在自己父母这里。

本以为,文化程度高,见识渊博的父母能和我一起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氛围。不那么事事过于谨慎,又能带娃领略书香门第。可惜,是我想太完美了,带娃的过程中也是怨声不断。爸爸退休但是经营副业,依旧在社会舞台上驰骋,并自己设立了协会,能干却脾气相当暴躁。时常会很焦躁很急切得与我们说话,此外妈妈就要担当家务和很多琐事,自然会忙不过来,虽然孩子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声笑语,但整个家庭氛围市场处于很焦躁的环境。他们也坚持自己的空间,一休息就环游世界,家里虽然知书达理,见识渊博,但不适合启蒙阶段的孩子。

于是我又来到了公婆家里,我试着以另种观念来一起带孩子,虽然公婆文化程度一般,但是脾气好,相当有耐心,愿意很耐心得做饭,换尿布,一起帮着孩子的吃穿。虽然很多时候依旧是谨慎到不行,很多事情都不愿意敢去尝试,但都是为了孩子。并且他们很宅,也不愿意外出,所以整个家庭氛围给孩子带来的还是比较安心。后来我决定平时把孩子放在公婆这里,周末会带孩子回爸妈这里,去一起游玩,学习,爸妈也会感到有空间感。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要换个角度去想婆婆,即使她的这么多难以理解的要求,也是为了孩子。并且自己的妈虽然是相处舒坦,但当你有了自己的家庭,是不是适合一起带孩子还是另回事情,很多时候要会求同存异。利用公婆的谨慎帮孩子料理日常的吃穿,联合爸妈的渊博和见识帮孩子注入些思想。

没有完美的家庭,重在经营和调整。一再得抱怨,要求完美,而不会运用每个人的优势只会让你痛苦不堪。婚姻,生活,带孩子都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