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会在微博上看见工人害怕自己的衣服弄脏座位而选择坐在地上或者站在地铁里,在鸡汤故事充斥生活的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新闻或是热搜尽管在当下给人以瞬间的触动,但是在手机屏幕前的我们往往难以感同身受这样的震撼力,也许不经意间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更能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动。  

前几天去营业厅办理业务,人不算多,大家几乎都坐在座位上等着叫号,叫到我前面的号码时看见一位中年男士快步走到工作人员面前,然后轻声的说了一下要办什么业务。业务员说请坐之后,中年男人摇摇头,说我衣服脏就不坐了,年轻的业务员愣了一下说没关系的。但是男人并没有坐下,于是业务员也没有坐下,站着为他办好了业务,男人不好意思的致歉并且道谢,但是业务员只是笑了笑说应该的。这一幕给我的震撼不仅仅在于这位男士的行为,也在于业务员的反应,她给予了对方充分的尊重并且也体现了职业素养。男士考虑到的是公共设施的清洁问题,尊重别人的劳动而且不想给别人带来麻烦,而业务员的行为也体现了她对男士的尊重,尽管男人可能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  

今天去楼下买东西,一个小男孩拿了两袋膨化食品去结账,价格在现在的条件下看也还算正常。但是他的爷爷大喊让他送回去,说他就挑贵的拿,拿便宜的,小男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跑着送了回去。这个时候那个爷爷还在和别人说这个孩子从小在他家,他多疼爱这个孩子等等。这个时候小男孩挑慢了他又大喊有完没完,可能在显示作为爷爷的威严,最后小男孩脆生生的说这个行吗,这个便宜,看起来小男孩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相处模式。其实在身边这种大男子主义的教育模式真的不少,抓住自认为对的点,不分场合地点的独权政策。好好说话或者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在孩子心里可能并没有什么贵贱的深刻概念,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庭环境和这些他所渴望的零食价格之间的关系,再或者可能家庭条件也没有很拮据,只是大人单纯的认为没必要就对孩子进行了苛责,觉得孩子什么也不懂。但是就像那句话,就算是孩子,也是经历了和你截然不同的人生,也是要尊重的,孩子的自尊心也是很需要保护的。  

在生活中常常有人因为不同的职业受到了区别的对待,也会有人因为年龄而不被重视甚至遭受了轻蔑不屑。但是对我们而言,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什么年龄,无论什么职业,更无论性别等等,我们对每个人都表示尊重是理所应当的最基本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