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和世界不一样

那就让我不一样#

前几天抽着闲暇的空档给爸妈去了电话,除了问及我的日常,他们也还是免不了说了一些对异乡游子的唠叨——

“多穿点衣服”、“多吃点水果啊”、“多喝点热水”。

最后最后,也还是免不了的再次提起我在杭州的生活。

关于房租、关于感情生活,和陈词老掉的“回家”。

“生病了一直好不了”——赶紧回家吧

“这边的天气真的很差”——回家吧

“这里的苹果好贵”——回家吧

不管是什么样的话题,总是少不了听到他们希望我回家的迫切愿望.

在他们的世界里,好像这个年纪的女生,就应该快点结婚生子,找一份稳定的动作,在父母身边陪他们度过平平淡淡的日子。

当我明确表达我会晚婚的念头,他们就会搬出“你看别人家女孩子都是这样的,怎么你就非得跟别人不一样?”这句武器,我只会笑嘻嘻把话题岔过去,因为我知道,当你开始长大,你要做的不是必须要别人跟你相同,而是要包容别人的不同。

我一个崇尚自由的北方女汉子,在这种情况下,总是会变得像个聪明人,发挥一切情商,完美的把这件事圆过去——“我很好、我有个很会做饭的舍友、我马上就要转正啦、下个月就能交得起房租啦”

可笑的是我们,活到二十多岁,房子没有车子没有男朋友也没有,糊弄家人这方面倒是事业有成。

这个年纪的我们,各自的人生就像是泾渭分明两条线,一条在家乡,在父母身边,舒适的环境里,结婚生子,从此静静等待新的人生阶梯;另一条的我们,在异乡,在繁华的城市,在时代的洪流中,等待着明天的答案,是否在这日复一日的成长和告别中。

渐渐长大了之后。越来越能够发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有些人不喜欢自己的性别,所以他变得和其他男性/女性不同,有些人喜欢追求梦想,但是有些人喜欢追求平淡,所以追求梦想的人和追求平淡的人各自觉得对方不同。所以你看,这里面的假设,都是有些人眼中的不同。

不是你自己的。

当同学和朋友开始传来一些喜讯,我在秋天溪水里看金黄色的枫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柔软的光,只是打字到这里,眼眶里不知为何突然的湿润了,可能是因为这种惬意的感觉令我太过享受,所以至今为止,想到那种治愈的感觉还是会觉得令人感动。

当有个朋友的孩子出生了,我在灯火阑珊的山顶看夜景,看夕阳落下时,无论丑陋与否,每个人脸庞映出的美丽剪影,感受深秋的山风一股股的吹在脸上,浇灭心头的浮躁。

当有的朋友已经找到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我和相聚的好友在一个精心准备的“晚宴”上,有自己做的排骨炖豆角、大盘鸡和我最爱的花生米,开一瓶并不昂贵的红酒,加上天天的雪碧,在一个把酒言欢的夜晚,成为独一无二的我们。

在一个闲暇的午后,和几个好友,带上吃的,带上一颗小学生去郊游一般雀跃的心,带上好天气,去一个宁静的树林,面对自己的好心情。

然后无意间闯进一个人烟稀少的咖啡厅,在那张阳光照射充足的柔软沙发上,睡一个燥热的午觉,喝一杯淡淡的玫瑰茶。

那是爱情里没有的,是平淡生活里没有的,是“与别人相同的我”没办法拥有的。

所以其实我们已经不是那个吃着棒棒糖想嫁给白马王子的小女孩了,时代永远在变,当你觉得你和别人不一样,那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改变自己,而是你长大了。

并且我认为,我绝不是那个孤独的少数,我开心的认为,我是越来越多的大数里的其中一个。

假如你在迷茫,想要追求认同感,先别从别人身上找认同,不妨先从自己身上获得吧。

做自己想做的,不因不同而努力相同。

世间万物,千百模样,最精彩的,永远是自己活出自己的模样。

当90后女孩们开始相夫教子,我却开始向往“远方”,这样的远方,也许才是我的方向。

我是个不一样的90后女孩,我在杭州,刚刚毕业,有着不停熬夜秃头的工作,没房没车没男朋友但有几个挚友,很多朋友,再过几年我就是家人亲戚眼中的“大龄剩女”,我可能会晚婚晚育,可能也会变成丁克家族,我和很多人不一样,但我向往快乐,并热爱生活。

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