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小时候从电视剧中看到那一座座高楼大厦、金碧辉煌以后,心中便种下了一颗萌芽的种子。憧憬着,向往着那迷幻魔都——上海!

经历完苦痛高三,从“苦海”中逃出来的我们在也不用挑灯夜读,辗转反侧了。没有了刷不完的题,心中真是畅快,难得的一个大长假,也是和小伙伴们一起外出旅游放松的时间,告别那过去的一段青葱岁月,相迎不久的将来,于是几个“老铁”就组团去上海了。

十七个小时的火车坐票坐的人有些迷迷糊糊的,不过这一份迷糊很快就被涌上心头的清凉给消散的无影无踪,当我下火车站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们来到我们期许已久的魔都。

”上海,I’mcoming”。

从网上租了个十八线外的名宿,毕竟也是当代穷学生们,也得穷游,考虑到囊中羞涩,不得已出此下策。倘若是十年之后,有了点积蓄,定要在叫上兄弟们一起租在那黄埔江边,到了夜晚也不出去就摆个桌子在那窗边,一人一杯红酒聊着天看着窗外人群熙攘,车马横流,好不痛快!不过现在就甭想了。

做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还正好赶上下班高峰,我们几个拖沓着行李“步履蹒跚”的终于到了民宿。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折磨无一不在透支着我们的极限,我们到民宿后几乎都识相的没有什么交流,毕竟历经十七个小时的火车和上海的地铁人流,那真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快感”,草草洗漱,倒头就睡。

第二天,精神小伙满血复活!看天气预报说这几天上海那是天朗气清,乾坤朗朗,雨伞都不必带,拿上一个小包,带一点面包和小零食,出门了。

到达黄浦区也已是太阳爬上了眉梢,几经周转来到了听闻已久的城隍庙,看人群来来往往,商铺林立在纵横的街道旁,有的用花枝招展的姣好“容颜”吸引着顾客;有的则是一些新潮古奇的玩意儿……面对这浩瀚店铺,商品琳琅满目,我们也不可免俗的逛街了,但都是些男同胞们,买的也无不是一些特产小吃,装饰小物品等等,不买其他的无非是财力不够和没那份欣赏事物的眼份,虽说在现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小手那么一点,你想要的东西就会不远万里飞过来投入你的怀抱。但是,我们也就图个乐呵,买的是一份心意,拿回去送礼的时候也可以咬词强调个“特地”二字,那可就不仅仅是一份礼物这么简单了。

不知不觉,时间在人群中飞逝,我们几个也都逛了个大概,买不起的东西为多数,甚至有些物品的价格让我们瞠目结舌,心中更加震撼“魔都啊魔都,你可真能啊!”,但我们也就是开开市面,知道个大概就成了。到了饭点了,肚子和双腿也都在抗议着我们。

既然来到了城隍庙,那肯定是要尝一尝那有名的灌汤包,我们几个一到吃饭那真是个个第一名,飞速的找了里面的一个“大众食堂”,拿一个托盘进去,看见里面想吃的菜就拿,出口通道是结账的。我用目光飞速掠过那些个菜牌子,我们都在吐槽着这个价钱可真是血贵,可对于我们这种吃货,那都得是咬牙一忍,横上了。一人拿个包子,其他都是胡选海吃。等个半天才落下个座位,真是吃个饭都难。一咬那个包子,没想到汤汁那么多,它是有个吸管的,我起初没在意,想着这能有多少汤?吃火锅的时候撒尿牛丸那汤汁还少了喽?现实马上就给了我一个教训,还好我眼疾手快,没有溅到衣服上,我的小伙伴们看到我这副模样也纷纷收起了轻视之心,默默把一旁吸管拿出来,老老实实的插着喝汤,嘴中还不忘念叨着我这个倒霉蛋。中饭便是这般收场,不过说句心里话,那个灌汤包真是没有达到味蕾预期的想象,其他的好吃是好吃,但是也是血贵,只能说是吃一次就够了,尝个鲜,万万是不会有下一次了。

稍坐休息,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在地铁人流中再次展现了惊人的“挤人”天赋。在这个颜值迸发,看脸的年代,你想先了解一个人,那么首先还是得先看这个人的脸,俗话说“看人先看脸”;其实一座城也是如此,你要想快速了解一座城市,那么做好的办法就是看它的建筑群,一些个城市建筑群往往记载的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由兴入衰或是由衰入兴,建筑物也都伴随着新老交替,越老的建筑物体现的钟鸣鼎食的历史厚重感越是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愈发浓厚,那散发出文化沧桑古韵气息的它们也同见证着朝代更迭,不变的仍是那一砖一瓦砌成的古寺钟楼;而新建筑物们则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一座座摩天大楼相辉交应,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现代的气息也是十分浓烈,就是这么一座城,却钩着千千万万人的心。

于是,对上海发展极为好奇的我们,来到了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我们进去看到的最多的是汽车的发展,从轮子上的变化再到车身的变化,还有城市公交车的更迭,车的好坏往往是一座城市在某种意义上的代名词,也无一不是街道上的“排面”。再看看这古式院落,心中不禁映出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历史沧桑感怎叫人不爱?其他的大多就是一些个不知名的机器,本就年纪小的我们要不是那铭牌上面标示着各个机器的学名与用途,怕看到了也会是张冠李戴,把打井的工具看成是纺织的,倒也是丢人了些。寥寥粗看,也就是涨个见识,拍些照片也好拿去回家吆喝炫耀。

南京路步行街,一个上海最顶级的商业街区,这里是万商云集的宝地,是上海对外开放窗口也是国内外购物者的天堂,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为这条百年老街增添了别样的魅力。这天气也真是无比奇怪,本是朗朗晴空,一瞬间却好似变了脸一般,招来那朵朵乌云,黑压压的一片,细细簌簌的下起了夏日中少见的“秋雨”,没有带伞的我们也不怕这些个小雨,还真是映衬着那句“淋雨一直走”,看着繁华街道两侧的建筑物群鳞次栉比,望望那依旧人来人往的街道,那静静躺在人们脚下的地面在雨水滴落聚集后也是折射着这五彩斑斓的灯光,在人群倒影的掩映中若隐若现,神秘而诱人,就好比那五彩天女下凡走了一遭。

那商品可真是应接不暇,我们也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念想,瞅着这个顶级商业区,在各大商铺中寻找着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份珍贵,这种行为也称之为购物。买的东西也不是很多,主要是买了些糕点之类的,这些糕点大多都是买个奶奶他们尝尝。在路上走着那真是不会寂寞,灯火通明,就是光听这脚步,你也会觉着人间美妙。

这南京路也只不过是一个“驿站”,我们今天此行的目的地就是——外滩。

一路边走边聊步行至外滩也约莫没有花费多少时间,来上海不看外滩真是一大损失和遗憾,见证过那通碧的辉煌才叫认识了上海,在出那个略微狭窄的路口,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意境,映入眼帘的就是外滩,在看见外滩的一瞬间,一股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兴奋感刺激着肾上腺素的催发,直叫人头皮发麻,一张合不拢的嘴中始终念叨着“哇,天啊……”这等乡下人进城的“粗鄙”字样,连腿都有点哆嗦。

在黄埔江陆家嘴对面这头,你可以找到你喜欢的建筑风格,有哥伦比亚式建筑、俄罗斯风格、经典的欧美风格……那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建筑群落如同一个个站岗的哨兵,整整齐齐地有序排列在一旁,那头顶飘扬的旗帜正在彰显着祖国的繁荣与昌盛,每一幢建筑点映的灯光都各不相同,都大多都以黄白为主要基调,印在那略微干涸的地面,再配上这人流车马装点着这喧闹的城市。

再把目光移步到黄埔江陆家嘴那头,映入眼帘的就是一阵难鸣的视觉冲击,若是说这头色调主以黄白之色为基调映衬那美式英伦的建筑风格显得相得益彰,那陆家嘴那头以斑驳为主要基调的色彩配上那不一的建筑风格和建筑式样更加的华丽,看那紫气东来的东方明珠,再瞧瞧那通体幽蓝的“开瓶器”,再伫立观望那耸入云天的中心大厦……天空中的云层也悠悠飘扬,那定睛一看那黄埔江,湖光潋滟,波光粼粼,你可以清楚的看见在湖面上照耀出了一到七彩霞虹,照片有点遗憾的就是往往只能记录上静态的东西,而那云层翻涌着黑夜鼓起的滚滚波涛怕也是难以记载,那种动态式的画面也只能再脑海中回放,久久的细品余味。

我们也一路边走边拍,妄想着记录着份美好,永久保存。

这一天的上海之旅也是圆了我“电视剧”的梦想。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用在这繁华都市上海则更显得贴切,有多人的梦想从这里实现,又有多少人的梦想在此处破碎。却还是有着鱼跃而上的人群蜂拥进城,我觉得喜爱一个城市可以没有理由,但是你得清楚那个城市是不是贴合你的心意。何况是在永远都不缺人才的上海,寸土寸金之地,想要立足则是更为艰难,但是与这对应的则也是无穷无尽的机遇,有人出头也有人低头。

也就是在那样子的一个夜晚,那心中许久便种下的种子悄悄的浦泱开来,密布在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