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在家庭影响下由喜欢并想生孩子变成半丁克族的! 

  首先,我作为一名90后,成长的背景是有着封建思想的父母和思想新潮的同龄人。在上大学以前,我是非常喜欢小孩子的,它们小小软软糯糯的,每次撒娇卖萌或者懂事听话的时候都会激起我体内强大的母爱细胞哈哈…大学时,我们室友一起讨论过生孩子这个问题,我立场是坚定的一定要生,室友不以为然,并且给我灌输了丁克族和小孩有多么麻烦等一系列思想。当时的我并没有理解赞同他们,现在事实证明我打脸了。。  

  改变我观念的是从我毕业之后开始的。彼时的我脱离学校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和家庭矛盾,我变得抑郁、焦虑、不幸福,让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有些父母的爱真的是无私的吗?如果是,那为什么父母总是过度强调自己对你的付出?不感恩戴德接受他们的付出就是不孝顺吗?在经济负担很大的情况下生孩子真的好吗?  

  正是因为我们从小教科书上就教我们百善孝为先,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才让我们中国大多数人都形成这样一种思维定式。可是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观念早已悄悄改变。papi酱曾经在一个综艺上说出一个这样的观点:人生最重要的是自己,人生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此言论一出,立马有人反对:孩子是自己血肉,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情大于天云云,这样的顺序是不是有点太过自私。我真的很想说一句,大人,时代变了。。  

  我的家庭就是这样,家庭条件一般,生孩子之后家庭经济压力剧增,父母关系不好在我很小时候就分床睡,导致我在上大学之前都是和我妈一起睡,没有一点私人空间。我妈也是个传统思想浓厚的女子,她把她所以的期望都寄托在我的身上,掌控欲强大,希望我以后赚大钱让我们过上富态生活,对我好的同时也不断的提醒我她为了我付出了多少。这样提醒的次数多了,我逐渐开始怀疑,并且变得极度压抑甚至自内疚、缺乏安全感。也许在父母看来这样的提醒是希望孩子努力,但是在孩子角度看这不是感动而是一种负罪感一种枷锁一种赶鸭子上架。我不反对他们要求我回报,可是他们打着为我好的旗帜并且把自己的私欲伪装成伟大的亲情并且掌控我的人生来让我回报养育之恩的行为我无法苟同。我有这样一种感觉,我父母生我其实不是真的因为喜欢孩子,而是秉持着“养儿防老”思想还有传统思维一定要生孩子,不生孩子就是不完整的人生等。在这样的家庭出生的我,真的不幸福,感觉自己的人生无时不刻都在被父母隐形的手操控着,稍微做的不如他们意了,就会被骂被打被指责不孝顺。我想他们这样的原因大抵是因为穷没有钱吧。我也不想以后我的孩子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生的,这太难过了。  

  于是我把我的心路历程分享给我男友,好在他也是善解人意的,之后我俩一致决定,如果以后有钱的话,孩子就顺其自然。如果我两经济水平只能保证自己衣食无忧,那就坚决不要孩子。因为在经济基础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出生的孩子或者说这个家庭肯定是为了生活而累死累活的,并且夫妻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一系列的考验和麻烦。例子如最近引起社会热议的综艺《你怎么这么好看》里面的四胞胎妈妈。为了养家糊口,丈夫工作至深夜,妻子一天围着四胞胎转,两人被生活琐事和重担困扰,忘了当初两人之间爱情的美好。妻子因为照顾孩子而冷落了丈夫,导致丈夫埋怨焦虑。丈夫因为不理解妻子的辛苦也没有帮助分担,导致妻子内心委屈。这种情况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我觉得在没有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不要想不开去生孩子,中国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在什么都准备好的时候顺其自然就好,没有准备的事情必然导致不好的结果。还有的人会问,丁克没孩子陪伴那老了不寂寞吗?难道养只猫它不香吗!?它不香吗!!  

  我是自私的,我对我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清醒的认知,目前我只想好好享受自由,享受两人世界。丁克让我可以不用考虑以后生孩子那么多麻烦事,丁克使我快乐~ 不过和父母亲家之间的丁克斗争又是另外一番话了,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