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着从长沙带过来,已经冷却的小龙虾。它的味道确实已不大好,没有刚出锅时冒热气的红油;没有剥开壳后的Q弹。但是里面是我最想念,最熟悉的味道。
这份龙虾并不是他们亲手送来的,而是拖亲戚带过来给我吃的。回想一下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这样是父母送来的东西,今天还是第一次。
我的父母他们可以说是文盲,支撑家庭的工作也是最累人的。小学,我的同桌的妈妈风雨无阻地在天桥下接送他。而作为我父母的孩子,只希望下雨天同学爸妈带来的伞够大。初中,同学们常常到校门口吃着奶茶,小摊上的凉皮,麻辣烫。而我常常踩着单车从那驶过。高中,家长理解孩子们的为高考的努力,纷纷送来大餐,而我因为路程太远没有吃过爸妈带的一顿饭菜。
这些其实我并没太在乎,每个家庭都是不一样的,我们没有体验过别人的日子,没有多少留恋与羡慕,有的只是习惯了自家的日子,自己父母多给的爱。
以前也有叛逆期,但是现在我却真的想不起来我因何跟爸妈争吵过,爸妈又因何而打骂过我。我现在能体会的就是他们对我的倔强的支持。
前不久,因为对现在工作的不满,或者是对接下来的工作道路的迷茫,我就在跟他们抱怨,跟他们说计划。“我想辞职了,我想去学新的东西。”在我说辞职时,爸妈都有一瞬的无声,在视频里我甚至可以感受到爸爸即将跳起来问我现在这份工作哪里不好。可是听到我想学新东西,他们立马转变了态度。特别是妈妈,“你想学什么就去学,你自己去计划。”妈妈很是正经地说。“可是我没钱学。”我总是这样纠结,立马觉得自己又多嘴,“不过也花不了多少钱,我先自学。”“对,先不要考虑钱的事,先学起来。”他们都劝起我来。
听着一句句“你去做”,“不要怕东怕西”,我真的好感动。其实有时候不是在怕东怕西,就是少了这份支持感,这份勇气。
现在还有很多人评判自己的父母:思想老旧,不开明,只知道让孩子按他的要求做事。我也许该感谢我的父母他们没读多少书,他们没那么多想法和要求,他们是望女成凤,可是他们在现实面前永远偏向他们的女儿的思想。这也是我之所以想不起自己过去的不听话的原因,他们现在越来越理解支持我。他们早已成为我坚实的后盾。
大家应该都有发现,随着我们长大,如果说以前是他们指手画脚,现在就是我们在指手画脚。甚至他们的忍耐程度比我们更好,更会妥协。
高中毕业后的选择使我来到了广东省,当时的新鲜感,好奇感,对离开父母后的自由感,到现在早已消失,全化为对这盘小龙虾的细嚼慢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