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生活的日子中,平凡是快乐和和满足的。

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小朋友,一共有五个年级,每个年级至少有一个班,课间的时候,她会看着同学们在操场上嬉闹;大家上课的时候,她会在教室的墙根下去刨“地牯牛”(一种小虫子),“地牯牛”在墙根的松土中,有“地牯牛”的地方松土有一个小小的漩涡,顺着漩涡刨,一定会发现它。平凡对这件事乐此不疲,打发了很多欢乐的时光。

平凡的另一个爱好就是看蚂蚁搬运食物,为了能看见蚂蚁从发现食物到把食物搬回家的全过程,平凡经常会找一些小昆虫放在蚂蚁出没的地方,一只蚂蚁发现后,会叫来许多蚂蚁把食物浩浩荡荡地扛回家。观看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也是平凡极为享受的时光。

有天,平凡照常在墙根下专心地刨着“地牯牛”,看见一个奶奶在教室里进进出出,端着一盆盆的热水,平凡很是好奇,想进教室去看,但是被拦住了,并叫她到别处玩,不要挡大人办事。大了之后自己明白了,那时正是母亲给她生弟弟的时刻。

有了弟弟之后,平凡逐渐学会了很多规矩和典故。如:“融三岁,能让梨”;“父母骂,莫还口”,“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嫁出门的女泼出门的水”等,结论就是:你是大的,需要让着小的;你是小孩,要听大人的话;父母永远都是对的;女孩和男孩的待遇是不一样的……

弟弟长得虎头虎脑,胖乎乎的,很可爱,小手小脚像莲藕那样圆滚滚的,一节挨着一节。母亲给弟弟洗澡后,需要平凡帮忙掰开他的“藕节”才能涂上痱子粉。

相比弟弟的白胖,平凡一直又黑又瘦,母亲经常说可能是生下来没有奶吃的缘故,基本上都是吃的米糊长大的。米糊的制作很麻烦,先要炒熟,再碾磨,然后过筛,最后用开水冲泡,母亲唠叨这些就是让平凡记住养她可没那么容易。弟弟的命运就比较好,总有吃不完的奶,有时候有多余的还会倒掉。

弟弟长牙的时候会流很多口水,即使海绵的围兜也需要很快换掉,这些工作平凡也会帮忙去做,弟弟好久都不会说话,只会断断续续地咿咿呀呀,或蹦出几个字,母亲说平凡很早就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了,也不怎么尿床,长牙的时候也不怎么流口水。每当听到这些的时候,平凡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让平凡真正觉得女孩男孩待遇不一样的事就是:平凡一直自行玩耍,头脑中没有玩具的概念。有了弟弟后,家里面买了很多玩具,如小汽车、积木、军棋、跳棋等。自从有了玩具后,平凡再也不想去墙根刨“地牯牛”了,整天愿意呆在家挖空心思搭积木、怎样把拆开后小汽车装好、怎样排雷避免损兵折将等,但这一切要弟弟高兴才能进行,因为这些玩具都是他的,弟弟经常一不高兴了就把所有玩具装进一个大盒子,然后叫平凡自己去刨“地牯牛”。平凡生气的时候会去找父母问为什么自己没有玩具,父母的回答是,你都这么大了,不需要什么玩具,和弟弟一起玩他的就行了,也会叫弟弟把自己不玩的分给平凡玩。

平凡决定自己去找乐子,她和外面的小朋友们开始“过家家”、“打纸牌”、“打泥炮”、“跳房子”、“跳皮筋”、并且会趁公鸡不注意时,拔下它的几根毛自己动手做毽子等。

小伙伴们还会约好到后山上去采“毛签”(野生植物)、掐“刺台”(野生植物)、采蘑菇、吸茶花蜜、采野果、掏鸟窝、捉迷藏等。

逐渐地,弟弟可能厌倦了一个人玩玩具的日子,也要加入平凡的户外活动,父母也要求平凡要带上弟弟,从此,平凡身后就跟了一个形影不离的小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