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学没开学,在家的7个多月,时常在完成所有工作之后觉得空虚,看着家里的某个角落,想起曾经趴在那里的小小身影。
我曾有过两只狗狗,在我很小的时候。但最后却都只能看着它们被送出我的世界,我却无能为力。
2010年,我九岁,搬来了一户新邻居,家里养了一只宠物狗,叫笨笨。
因为邻居在楼下开烤鱼店,笨笨总是来我们家玩儿,它很怕生,在小小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接触下,我和弟弟成为了它除了主人最亲密的人。
一年后,在我们放学后马不停蹄地冲回家后,笨笨的主人告诉我们,笨笨成功生下了几只幼崽。我们踮着脚尖往围栏里看,看到了一窝小小的一团、乖乖睡着的狗崽崽,笨笨看到我们兴奋地摇起了尾巴。
突然有一天,我们背着书包趴着围栏看笨笨喂奶的时候,笨笨主人抱出一直黑、白、灰相间的幼崽,说:“送给你们养一只好不好?”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我童年时期最幸福的一天。
我小心翼翼地将幼崽抱在怀里,弟弟围着我的手臂小心翼翼地护着。欣喜的表情毫不保留地洋溢在两个最纯真的孩童脸上。
这是我们拥有的第一只狗,我们给它取名蛋蛋,因为它的妈妈叫笨笨。
自此,我们每天最期待的就是放学,也不再和朋友们慢悠悠的边玩边走,而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蛋蛋每次都能听出我们回家的脚步,当我们打开门,就能看到小小一只的它拼命摇着尾巴往我们脚上蹦。
蛋蛋被我们宠得又懒又贪吃,体重噌噌地往上走,平时带它出门都不愿意自己走,一定要人抱着。我们常常带它去广场散步,时不时会围上一群小孩子逗它玩儿。
“这只狗好小啊,他为什么叫蛋蛋?”
“它好肥啊,吃的真好。”
“好可爱啊,妈妈我也想养一只狗狗。”
看着别的小朋友羡慕的眼神,我们更会唤着蛋蛋的名字,让它来我们脚边,仿佛在向所有人炫耀着:看!这只可爱的狗狗是我的!
我也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们把蛋蛋带到亲戚家去的之后,就再也没有把它带回来。
蛋蛋走丢了。
亲戚家在一楼,当我们和表哥聚精会神地看动画片,大人兴致勃勃地喝酒聊天的时候,蛋蛋已经悄悄走出了我们的世界。
我记得那天我找了好久好久,在整个小区的每条街道都留下了“蛋蛋”的呼唤。只是这无数的呼唤,再也没有摇着尾巴的回应。那是我第一次尝到失去的滋味。
在回家的车上,我哭了一路。妈妈安慰我:“肯定是有人看它太可爱,以为它是流浪狗,被喜欢它的人领养了。”
第二只狗狗,也是笨笨生的,是一只纯白的狗狗。笨笨主人知道我们第一只狗狗走丢了很伤心,在笨笨第二次生产的时候,特意又送给我们一只。
我们很感激,也很愧疚。对第二只蛋蛋更加关注,从不让它在室外离开视线。只是那时爸爸妈妈情感破裂分居,妈妈的位置变成了奶奶。
更不一样的是,奶奶不仅不会带我们和蛋蛋去广场散步,而且对狗狗及其厌恶,总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对它拳打脚踢,最后让爸爸背着我悄悄把它送走了。
当我兴致勃勃地回到家后,没有一如往常雀跃的迎接,有的只是我质问时,爸爸一句漫不经心的“送走了”。
当时的我,只感觉被全世界背叛了,哭了好久好久,很想蛋蛋,很想妈妈。
又过了一段时间,笨笨的主人怀孕了,也都搬走了。好像真的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后来看过一部电影《狗十三》,心想这不就是我吗,在最无能为力的年纪,有了最欢喜的东西。就如电影里所说的“当能失去的都失去了,你也就差不多长大了”。
蛋蛋走了、妈妈走了、笨笨走了,那些日夜陪伴我的人都不在身边了,我突然开始觉得好孤独。这样的长大,好辛苦。
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十年过去,我已经19岁了,有在好好长大。也许当初对失去狗狗的难过、被欺骗的愤怒、被抛弃绝望已经在无数个需要自己坚强的日夜里释怀了,只是偶尔还会怀念那两只摇着尾巴欢迎我回家、晚上抱着睡觉早上叫我起床、无数个燥热的午后默默趴在身旁陪伴我的狗狗。
疫情在家,时常在发呆、不知道该干嘛的时候想起它们,心想:如果这时有它们该多好啊。也经常会产生再养一只狗狗的冲动,但是我知道现在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我要给的,必须是从一而终的陪伴,既然决定要养一个小生命,就要明白自己承担的责任。
等一等吧,等我真正有能力给你快乐的时候,再养你。一定会有那么一天,我们那时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