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我的两个小侄女儿也到了要上小学的时候了。
哥哥想把孩子送去我以前读过的隔壁市寄宿学校,名声不错,最重要的是可以小初高连读,省心又省力。
嫂子于是来问我的意见。
我想了又想,觉得还是不妥。学校优点的确不少,像什么伙食好、活动丰富、外教资源多,可只有一点就足以让人打退堂鼓了——
“学生挺多有心理疾病的啊。”
哥嫂一听,大惊失色,急问怎么回事儿。
故事很多,其实总结起来还是那几个问题。
一么,有钱人家孩子多,爱攀比,老师也多少跟着有些势利。
二么,全封闭管理,外面管不到里面,孩子们搞起小团体,排挤针对孤立捧吹,那一套套的,能拍出十季《绯闻女孩》。
挺多家庭环境稍差的、外貌不佳、成绩不好的小孩,别管进去时什么样的,几年下来,性情变化你是肯定预料不到的——
“我爸同事有个小我两届的儿子,精灵黑瘦的,以前聊天时候一人能顶十张嘴,大家都打趣他爸:你生了个广播台!
后来呢,在寄宿学校读了两年初中吧,暑假再见时,不爱说话了,整个人阴郁得很。
还是听他爸说,好像是因为地方口音和长相,在班里被孤立了……”
我还在苦口婆心地举例子,力图劝哥嫂不要因为省事伤害了小孩。
姑姑突然打断我——
“哎呀,小孩子小打小闹的,长大了就不记得啦!我看寄宿挺好。”
时隔多年再次听到这句话,我真是心凉如水。
小孩子不加约束的天真,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恶意。
而作为这种天真的受害者,曾经同样是小孩子的你无力对抗。
等到后来有能力站起来时,又已经失去了谴责的立场。
初中最要的好朋友被冤枉成找老师告状的“金手指”后,班上跟她说话的人都会被孤立,小组长跳过她收发作业,在食堂被人从后面泼汤溅水——
她怕了,不敢跟老师说,因为她就是被以这个罪名“下狱”的,只能晚上找我偷偷地哭,声音都不敢被舍友听见。
老师,发现苗头,在讲台上三两句的耳提面命,也是于事无补。
初三时,她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离了婚,她义无反顾地跟着母亲投了美帝的怀抱。
去年她回国我们见了一面,说起这些往事。
她笑着说,“那些人我名字记不得了,可是我记着脸,表情,声音。
那时候真没用,要是能穿越回去把这些王八蛋都痛打一遍就好了。”
这些只能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诨话了,被其他人听到,十有八九会说: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你记到现在!
不过,
我也希望她能成功穿越回去,
最起码告诉那时只能哭泣小孩——
不要害怕
欺负你的同学都是纸老虎
要反击,不要被欺负
你其实很好
……
然而这又有多少用呢。
哪怕真的能回到过去,对于那个13岁、心智还未成熟的女孩来说,身边这三四十个带着恶意的同学组成的就是整个世界。
除了老师和家长,她无所依托。
而她的依托,要么看到她的处境,拿起掂量过后,又轻轻放下。
要么远水近火,最后小事化无地说出一句:时间会冲淡一切——
这就是她和爸爸哭诉后收到的安慰。
“时间会冲淡一切”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其实什么都没有被冲淡,只是日积月累,对这种伤痛习以为常后,也就麻木了。
姑姑说的“小打小闹”,最终会被更大的,也许是来自社会的压迫所掩盖。
曾经的孤立排挤,在更大恶意和不公中,显得微乎其微。
活在这种逻辑下,最终,没有一种创伤得到治愈。
我问朋友想不想忘记这些童年阴影,她说,不。
“我列的欺负过我的人的黑名单都还留纪念着呢!以后就用来教育我小孩,在她可能被欺负之前就告诉她做人不能怂。”
我听了之后大笑,心里很高兴她没有习惯于伤痛,也没有寄托于忘记的力量,而是真的把这件事情用自己的处理方式翻篇了。
另外,姑姑虽然对寄宿学校很赞成,但哥嫂似乎还是比较顾虑侄女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正在重新考虑学校。
其实不管大人小孩,学校社会,有人的地方必然会有这些势力和纷争,只希望余生不要再见听到”时间会冲淡一切“这种闻者心伤的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