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蓝纱~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一天24小时,一半时间都在玩手机,总想着改变自己,但是除了玩手机,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但凡某天心血来潮,分分钟就被打回原形,空有一番上进心,却始终不能开始行动。
不瞒你们说,这就是柯南几个月前最真实的状态,妥妥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照这么发展下去,估计我早就废了,更不会有现在这个柯南……
但是幸运的是,经过了几个月的摸索,柯南也终于能够做到不仅有想法,更能说干就干!

01

说方法之前,我想先问你们一个问题。
你认为的行动上的巨人是什么样的?
每天早上6点起床,10点睡觉,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的时间,全在学习和工作,就算是周末休息或者是身体不舒服也能保持高度自律的生活。
这算是行动上的巨人吗?
不!
这不是行动上的巨人,这是行动上的机器人!
只有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才不会怕累,只要有电,它就可以无休止地工作,直到报废!
那一个行动上的巨人应该是什么样?
核心就4个字:「轻重缓急」
一个行动上的巨人,不仅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高效完成工作,更是能在该休息的时候停下休息,养精蓄锐。
就像是一场长跑比赛,该起跑的时候起跑,该保持体力的时候保持体力,该冲刺的时候冲刺,这样才能取得好名次。
所以如果你想成为行动上的巨人,那就先改正对「巨人」不切实际的幻想。

02

其实你以为的“上进心”很可能一直都是假的上进心。
《微习惯》里面说,如果你是因为别人或者社会的才努力改变自己的,那你只会得到「强烈的内心抵触」
真正的上进心一定是源于自身想去改变,而不是被迫上进
就比如我之前想每天早上6点起床。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成功人士好像都是这么做的,成天熬夜而且6点之后起床不是被社会主流观念认可的行为。
你看,这就是典型的因为外界压力而被迫上进。
结果可想而知,强烈的内心抵触让我每次起床都十分痛苦,根本没过多长时间,我自己就主动放弃了。
因为「被迫的上进」一定会引起「主动的反抗」
说白了,为什么空有上进心,而没法开始行动?
因为你一直都搞错了重点。
别人强迫你做一件自己不喜欢做的事,你一直把重点放在「强迫」上,而真正的问题是「不喜欢」
就好像一个病人,找不到病根,就算吃再多的药,也不能药到病除。
也就是说「被迫的上进心」并不是真正的上进心。
所以现在知道为什么你一直不能把你的上进心付诸于行动了吗?
接下来就是纯正的干货部分啦~
1、「被动」与「主动」的转换;
2、迅速进入「执行心态」;
3、进入「心流」;
4、懂得休息,要成为巨人,而非机器人。

03

1)「被动」与「主动」之间的转换。
举个最简单的栗子,就还拿早起来说,如果说每天早上6点起床,你就可以跟一个暗恋了很久的女生或者男生共进早餐,你还会觉得早起很痛苦吗?
别说6点了,就算是5点起床你都不一定能感受到痛苦。
这就是最简单的「被动」与「主动」的转换。
具体怎么做呢?
一个超级实用的方法:深入挖掘你的上进心
什么意思呢?
说白了,就是搞明白你的上进心究竟是哪来的?是真的源自内心?还是外界强行灌输的?
《微习惯》提出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多问几遍自己为什么,直到形成循环和重复为止,因为这个时候你已经找到了核心
就拿我每天写作举例:
我想每天写作。为什么?
因为我喜欢写作。为什么?
因为我能通过写作和人们建立起联系并且帮助他们,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为什么?
因为这些事情能让我感到充实,充满成就感,我每天都想这样。
这就是源自自身的「上进」,所以我真的行动起来的时候,并不会感觉到痛苦,反而会有很强烈的成就感。
所以,不管你现在是想学习,还是想工作,拿出一张纸,一遍一遍问自己为什么,写下来,检测一下自己的「上进心」究竟是不是真的上进心。
如果你的「上进心」是被外界强迫出来的怎么办?
送你一句我看了很多次依旧很感动的话:
就算全世界都反对你的做法也没关系——别因为胆怯而选择不适合你的生活方式。
2)迅速进入「执行心态」。
人在做决策时有两种思维状态。
一种是权衡各种选择的状态,叫「慎重心态」
另一种是决定行动的状态,叫「执行心态」
就比如你现在正躺在床上,突然有了想看书的想法。
然后你开始想,想看书的话还得坐起来,还要下床,还得把书拿出来,但是我现在好累……
这一系列思考过程就是「慎重心态」
经过一番思考过后,你最终还是决定下床读书,这就是「执行心态」。
但是现实中大部分时间,我们都会陷入「慎重心态」,经常会出现「上进心」有余而力不足。
问题出在哪呢?
我们太想把一件事情给做完美,做每件事情都要从开始想到结束,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想象出来的压力”,以至于我们还没开始行动,就被这些压力给打败了。
说白了,想得越多,想出来的压力也就越大
同理,想得越少,从「慎重心态」进入「执行心态」就越迅速。
就比如你想读书,那你先不用管能看多少,要看多长时间,就先想如果你要看书,第一步要做什么——把书拿出来,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仅仅是把书拿出来,完全不会让你产生任何抗拒的心理,很容易就能开始行动。
当你完成第一步的时候,再去想如果想要读书,第二步需要做什么——把书翻到上次读到的地方,就仅仅只是翻到那一页
接着第三步,第四步,等你完成了前几步动作的时候,就会依靠惯性来完成整套读书的行为。
就像是一辆发动不起来的车,你只要开始轻轻推它一把,它立马就能跑起来。
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如果有什么需要明天做的事,最好现在就开始。
3)进入「心流」
心流就是指当你全身心投入到一件事情中,完全感受不到外界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这样的一种状态。
比如当你打游戏的时候,很快就能把全部精力放到游戏上,这个时候如果你妈让你把卫生打扫一下,你随口答应一声,转头就能忘得一干二净,这就是最常见的心流状态。
如果平时工作也能像打游戏一样,轻松进入心流状态,那可想而知,你的工作效率会有多么可怕。
《心流》这本书里面说,人人都可以进入心流状态。
而进入引流状态最重要的两个条件:目标+反馈
当一个目标的挑战性和你所拥有的技巧几乎在同一水平时,是最容易进入心流状态的。
就比如一个铂金段位跟青铜PK,会感觉很无聊,但是如果打王者局,又会毫无游戏体验,只有在钻石局里才最容易全神贯注,激发出斗志,因为既有挑战,又不会超出自己能力太多。
所以,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不能过高或者过低,而要设在你踮踮脚就能够到的位置,是最容易让你进入心流的。
比如你能跑800米,就给自己设定一个850米的目标;你能写500字,就给自己设定600字的目标……
除了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外,即时的反馈对进入心流是非常必要的。
当你每次完成目标之后,一定要及时对自己进行奖励。
《习惯的力量》里面说,之所以很难建立一个习惯,是因为某个习惯很难给你带来足够刺激到你的奖赏
你说你要学习,可是学完之后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奖赏,才导致你根本养不成学习的习惯。
所以,当完成一个任务之后,及时奖励自己一顿好吃的,或者一身衣服等等……
我平时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的时候都会奖励自己看一部电影,或者打一局游戏。

04

上面说的这一切的前提是,你要成为行动上的巨人,而不是机器人。
这一点是你必须要牢记的。
因为只要我们还是个正常人,那就永远不可能变成机器人。
巨人也有累的时候,也有撑不住的时候。
所以,放过自己,是成为巨人必要的条件之一。
不要想着每天都能一样高效,如果真的累了,就好好休息。
你的精力应该是放在工作上,千万不要妄图用来对抗疲劳,那样只会白白浪费自己的精力,对抗疲劳最有效的方式是休息。
最后,送大家一句董卿在《朗读者》上面说的一句话:
勇敢的人,不是不落泪的人,而是含着泪水继续奔跑的人。
微信公众号:象牙塔内的宝藏
关注公众号:【象牙塔内的宝藏】
领取大学必备学习资料
人之不学,犹谷未粟,米未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