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已经是我第N次相亲了……

化好淡妆,被老妈拎着出去见男方。相亲现场是我小区楼下。

见面后媒婆热气腾腾地说:你们走走,了解下。

两个人就着寒冷的夜色,走一下。问了下工作、近况……

最后的程序是男方要手机号,1分钟结束尬聊。

机械地走完过场,内心早已麻木。因为我知道相亲时,不抱希望就不会有太大的失望。

从北京回家乡发展,我已沦落到靠相亲这唯一途径来完成结婚了。

婚恋市场上,越是年龄大的女性越处于劣势。不知何时,29岁的我已成了被挑剩下的“剩斗士”。

男方家庭的相亲战略是速战速决,一个月订婚,两个月闪婚。避免夜长梦多。

02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相亲时的场面,那时我还大三,妈妈说家里亲戚给介绍了一个对象。

我当时真的觉得相亲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他来楼下找我,推着电动车也没好意思载着我。我俩一路走到体育馆,坐在体育馆的长椅上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后来我回石家庄上学,彼此也知道没啥发展可能,也没再联系。

但也许是青春年少,觉得那时的我们还是很单纯。

大四上交易课时,教授问我们:爱情是交易吗?我们当时天真地摇头。可只有一女生站出来说:我觉得爱情就是场交易,男女各取所需。

现在的相亲市场就是一场场明码标价的交易。你想找什么条件的人,就得拿自己现有的东西去换。

03

父母总是问我:相亲了那么多,为什么这个不谈,那个也不聊?年龄大了,真该降低下自己的标准了。

从小到大看了太多的童话故事,太多的霸道总裁遇上平凡女孩,莫名地就对她执念式地喜欢。

是不是让每一个姑娘都有着一个“灰姑娘”情结?

可长大后,我发现我们“被单身”是一种常态。相亲遇到真爱的概率不是没有,只不过那不属于我。

好吧,我承认我作为一枚文艺女青年对爱情持有“挑剔症”。心气儿有点高。对故事的戏剧性充满了执念式的浪漫幻想。

可我莫名就想到了钱钟书《围城》里说苏文纨:那时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的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子里,过两年忽然发现这衣服和花样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我倒没有后悔,只是心生一种悲凉。理想中的爱情我还是要坚持,虽然年龄大了一点。

04

前段时间参加表姐的婚礼,看着舅舅,舅妈在婚礼时落泪,对新郎说:我把女儿放心地交给你了。那一幕真的让我有点掉泪。觉得父母一辈的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既舍不得放手,又希望自己的女儿能拥有自己温馨的家。

我也即将奔三,面临婚嫁。参加完表姐的婚礼,看到表姐在婚礼上,尤其是望着新郎时掩盖不住的笑容。努力奋战在相亲一线上的我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观点:要嫁就要嫁给爱情。

也许别的女孩参加完婚礼都想结婚,而我更不想将就半分了。

我希望能找到那个驯服我的人,成为彼此的独一无二。

在婚礼时,他拿着捧花朝我走来时,我的内心是欢呼雀跃的。我们俩个人像对愉快的小老鼠,眼中只有彼此。

所有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都化为了偌大的背景。他坚定有力的手紧紧握着我的手,心与心贴在一处,从此开启属于我们的人生旅途。

不管怎样,长大后是不是还可以谈论下爱情,要始终相信美好的爱情会有降临的一天,我的意中人是穿着闪闪发亮铠甲的骑士,他会穿过万水千山来找到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