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有些杂乱的脚步声夹杂在行李箱的滚轮上,带着我们小小雀跃的心,进入这个连空气都那么陌生的国家。不免憧憬着这段独立的旅程,兴奋而又紧张。
“Thethirdquestionis……”“Hahaha……”“Howmanytoiletsare…..”每次的课堂,都是一个小小的交流会,总是充斥着欢声笑语。我们与老师的距离在交流中愈来愈小,和老师成为朋友的同时,大家也慢慢熟络起来。
每天的活动时间,都令大家期待不已。不论是统一的浏览剑桥风景,还是完成各式各样的精彩挑战,都成为了心中的美好回忆。伴着嬉笑打闹,走过了剑桥的一条条街,一道道路。反复重复的学校旁的路,连着那几个斑驳的树影,一起烙印在了脑海里。
每周的周末,乘着学校的大巴,去往一个个景点。总是抱怨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总是惊叹着各种宏伟的建筑,总是三五成群地去往心向往之的商店,总是兴奋着大大小小的景色。
在康河上泛舟而行,河被风吹皱,一波一波地漫流。我的心在岸上呜咽,丝丝缕缕的清愁飘荡的水中。除了人为的噪音,这里原本是那样的安静,只需要自然的本色流淌在水中。让这清凉的风,冷却恼人的烦躁,之后流向大地的深层。
布莱顿的海边。赤脚站在布满鹅卵石的海滩上,感受那若有若无的海风拂过脸颊,就有了亲密接触大海的冲动。于是挽起裤腿,站在浪拍上来的地方,看着海天相接。
随处可见的学院与博物馆。每到一个地方,总能看到或大或小的博物馆。积淀着的文化,有的绚丽多彩,有的低调大气。
国王学院。雄伟的气派,哥特式门楼的建筑,绵延的外墙,突显出这座学院悠久古老的历史。国王学院以敢于创新而闻名,与其他学院建筑相比,它给我的感觉有点霸道与不羁,确实有着国王一般的气势,进取有力量,敢于表达,敢于打破现状。
剑桥大学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就像散落的珍珠般撒在剑河两岸。拥有800万藏书的图书馆,学术气息扑面而来;古色古香的中世纪建筑,并未被当作文物刻意保护,成为剑桥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所在,成为游客随意浏览的景点,历史与现代水乳交融。
除了学院,英国的教堂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英国,每座教堂都是一部精美的实数。每一个教堂都是宗教、文化和艺术的瑰宝,同时每个教堂都有不同的故事,承载着不同时代的历史。他们既是史实的载体,又是精神的载体。在欧洲随处可见不同规模、风格各异的教堂。不管是乡村田园中朴实无华的小礼拜堂,还是古城里雕梁画柱精致奢华的历史遗产,每一间教堂都折射出千百年信徒们的精神光辉,在悠缓的唱诗声中继续延续。
Tripington大街上的"时间吞噬者"大钟,嘀嗒声中警示人们时光易逝。在剑桥的最后一天,没有过多的离愁,没有过多的依依不舍,有的只是一段淡淡却不失精彩的回忆。匆忙地登上飞机,也没有抒情地回头再望一眼,因为,它已经在我的记忆中了啊。
别了,英国。剩下的事,就是好好回味记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