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刚在朋友圈点完赞准备睡觉,便弹出一则信息“我在等你回归教育事业。”这句话来自我的大学同学。我与她因为经常约自习室而熟络起来。每一次的备考,四六级,计算机,教资等。我们都很有默契的坚持着,鼓励着对方。一直以来,我们也都一路顺利,一路幸运。但在教资面试的时候,我没能顺利通过了,我自身觉得没有关系,可以再来一次。但这却成了她心中的意难平。

回顾那个备考的冬天,每天晚上去自习室看结构化,写教案,再顶着大风去教室试讲。由一开始的磕磕巴巴,再到后来的从容自如。她说感谢我,在面试的备考上,我算是她的引路人,从一开始连面试要干嘛都不知道,到最后的顺利通过。有一种我把她扶上马,自己却落马的负罪感。她说希望我能保持自信,下次备考的时候要跟我语音视频督促我。深夜总是容易多愁善感,回想过往种种,剩下的只有感动。各种考试上,别人都觉得我们轻而易举,只有我们知道,表面上的毫不费力,是藏在骨子里的拼尽全力。

实习将近半年,凭着一腔孤勇到陌生的城市,做着一份与教育无关的工作,每每与朋友谈起,他们都感到惋惜。大家都说,我的气质就是人民教师的气质。我自己是没有理解到的。但身边的确很多人这么说,以前在学校,去食堂吃饭,窗口的阿伯一直以为我是新来的老师。去剪个头发,理发师也问我是不是老师。我不知道教师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我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至少目前,我没有为当时的选择后悔。只是偶尔回想,如果是另外一条路,现在的我会是什么样的。

深夜来信的朋友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想不出你是职场女性的样子,但我想得出你双手捧着书上讲台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这句话莫名的触动到我,也许以后,我真的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吧。

如今各奔东西,天各一方。不管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我都为你们骄傲。回忆过往,只剩怀念,感恩与祝福!